第四百二十六章 极枢_盛赋
海棠书房 > 盛赋 > 第四百二十六章 极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二十六章 极枢

  宇文君心境逐渐归于宁静,青冥大渎仍旧大势汹汹。

  “或许是近些日子发生了许多事,便是我也一叶障目了,也许一开始就该以天下为视野,与魔君的那一次手谈,事到如今,才有所明悟。”

  宇文君气息上涌,透出恢弘之势。

  大渎逐渐无声,继而静止,如臣子叩拜。

  天宇之上,浮现出一条黑色巨龙,可吞沧海,可破苍穹。

  龙气涌动之间,宇文君散发无限玄光。

  此刻起,龙族帝气,更上层楼,宇文君步入破极中期。

  景佩瑶会心一笑道:“破开魔障,便是这般吗?”

  心意顺了,万事则顺。

  宇文君应道:“多谢夫人指点迷津,令我破开桎梏。”

  一直战下去,真不像是女子之言。

  景佩瑶温柔道:“接下来意欲何为?”

  宇文君想了想,说道:“待回恒昌宗,与赤元叔叔仔细商议一番,如今心中已有定数,然只是大概,仍需细细雕琢。”

  “不同以往,此次我们要做那逆流之船。”

  景佩瑶道:“我们一直都是逆流之船啊。”

  宇文君哈哈大笑道:“夫人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此间风景无数,我们四处走走吧。”

  小两口携手同行,方为世上最美画卷。

  三日后。

  顾雍出关,来到青冥大渎上游一座小岛上,见到小两口正在烧烤鱼儿,透出阵阵鱼香,沁人心脾,在混沌空间里吃多了素斋,忽然闻到这种味道,顿觉身躯舒展,胸中豪气上涌。

  好奇问道:“据我所知,你不善烧烤,这般滋味是如何调制出的?”

  景佩瑶连忙给顾雍搬来一方木墩让其入座。

  宇文君翻了一下鱼儿,再有片刻,便可入食。

  “八顾之一的郭盛和私底下很擅长吃食一事,其烧烤手艺是一绝,有独家秘方加持,便做不成郭将军,也可开一间烧烤店,足以让他成为乡绅土豪之流。”

  “其手艺,可在魔君脚下开店营业。”

  “而我就是从他那里要的酱料。”

  顾雍仔细瞅了瞅色香味俱全的烤鱼,鲜嫩多汁,入味深远,着实不一般,若是郭盛和亲自出手,兴许味道要更好一些。

  言道:“事后记得帮我多要一些酱料,你师娘喜欢吃素,我也要跟着吃素,说到底,就是变相的让我学会煮饭,可此事是断然不可的。”

  “只要我煮过一顿饭,往后就会煮很多顿饭,光是想想,便觉得头皮发麻。”

  宇文君咧嘴一笑道:“以为你不会在意这些事。”

  “看来也被生活消磨了诸多锐气。”

  顾雍脸色为难道:“为之奈何啊。”

  鱼烤好了,景佩瑶递给顾雍两条烤鱼,而顾雍也从空间法器里取出了半月酒,以宇文君的视野望去,至少也有四百七八十坛,陈列整齐,透出醉人之风。

  顾雍自己要留下一些,偶尔北寒梦来了,或将有朝一日北寒梦与古澄亲自到访,总得拿出像样的酒水招待才行,再者蒲维清也会偶尔去寻顾雍吃酒吃肉。

  宇文君大袖一挥,纳入无疆手串中。

  一边吃鱼,顾雍身上分出一缕混沌气,没入宇文君眉心。

  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:“精要已整理好,具体叫什么名字,暂时还未想好,就有劳你了。”

  宇文君细细感悟了一番,顾雍所整理的精要,是真的精要,不是假的。

  便是宇文君感悟过后,都觉得自己在修行一路上有诸多瑕疵,对真元运用,理解,对天地大道的认知,对技击之术的独到见解,称得上是一枝独秀。

  极其具体周到,无任何云遮雾掩。

  宇文君道:“所起的名字,总得与你沾点边吧?”

  顾雍连忙摆手说道:“那倒是不必了,我在世人心中已死,也无需以这种方式挂念我,真承受不起。”

  宇文君乐呵一笑道:“也是,先生万古风流,谁可比肩。”

  简单思索了一番后,宇文君言道:“称之为你觉得如何?”

  极乃周到细微,枢乃中央持重。

  顾雍道:“暮气沉沉,不像是年轻人。”

  宇文君打趣道:“我也没说你是年轻人啊,且世人也不知这是你所写的。”

  顾雍白了宇文君一眼,大口吃鱼道:“真有你的。”

  景佩瑶道:“楚玉是否也大致走的路子?”

  顾雍嗯了一声道:“应该是,我只是光顾着指教他,很多细节并未归纳汇总。”

  石崑,魏桓等人是真的有福了。

  吃完鱼后,顾雍站起身来揉了揉自己的肚皮,实则他没有多少肚皮,可总喜欢揉一揉,假装自己有肚皮。

  “这就要回去了,不妨再做一些别的事?”顾雍含蓄问道。

  成家的男人,总想着外出。

  未成家的男人,总想着找媳妇。

  相得益彰者,少之又少。

  宇文君思虑道:“适合你做的事情,尚且还未发生,不如忍忍?”

  顾雍索然无味道:“也罢,酱料一事记得事后给我。”

  宇文君嗯了一声,改善伙食,对于这位玩世不恭的无极高手而言,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。

  随即,三人横渡虚空离开了此地。

  一人去了混沌空间,两人返回恒昌宗。

  归来后的宇文君心情颇为舒畅,既明悟了一些方向,其次,便是在打架一事上超越了自己的夫人。

  他以为景佩瑶不知道这点小心思。

  景佩瑶也只好装作不知道。

  恒昌殿内,宇文君伏案书写精要,景佩瑶在一旁开始泡茶。

  茶香与纸香相互轮转,若山河相依,日月同辉。

  良久后,宣纸上洋洋洒洒五千字,字迹不算遒劲,走的是中正平和的路子,对学子而言,而是中正平和之道最能打下基础。

  景佩瑶问道:“是否公之于众,还是仅限于文昌阁内?”

  宇文君不假思索道:“仅限于文昌阁,石崑,魏桓这等少年,单论天资属凤毛麟角,顾雍所留下的精要虽然周到细致,然而对悟性也有着颇高把持。”

  “寻常学子自然是无法融会贯通,也许会有别开生面的例外,但到了最后,难免会走上一条野路子,对他们而言反倒是无多少裨益。”

  “至于军伍将士,更不适合,多数人天资受限,看都很难看懂,便是有人给他们传经授业,师傅教的是一回事,他们学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etqan.net。海棠书房手机版:https://m.etqan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